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68例临床分析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68例临床分析

2022-11-14 19:35:1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MP)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MP肺炎患儿6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增高,年龄趋小,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多伴肺外症状,血清MP-IgM检测均为阳性,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治疗后平均住院(18.62±5.80)d,均临床治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对疑似患儿应早做支原体抗体检测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112-02

肺炎支原体肺炎(MMP)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约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感染引起[1],MMP不仅好发于年长儿,婴幼儿也有发病,MMP临床表现各异,影像学改变多种多样,易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容易被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确诊的MMP患儿6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MP肺炎患儿68例,均符合MP肺炎诊断标准[2],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8个月~3岁12例(17.65%),3~6岁22例(32.35%),7~4岁34例(50.0%),发病后3~8 d入院,平均(3.2±2.6)d。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热型不规则,体温≤38.5 ℃14例,38.5 ℃~40.0℃39例,≥40.0 ℃15例,平均体温(38.68±0.45)℃;呈痉挛性、刺激性咳嗽52例,48例有黄色或白色黏痰;伴喘憋或哮喘发作21例,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52例,可闻及哮鸣音22例,一侧呼吸音减低4例,肺部无明显啰音6例;头痛6例,胸痛7例,呕吐11例,腹泻、腹痛9例,皮肤荨麻疹、紫癜4例,肌痛8例,惊厥4例,痰中带血丝6例,心动过速8例。

1.3 影像学检查

68例患儿均有肺部病变,双肺病变23例,单肺病变45例,以右肺中下肺野多见,其中累及右肺32例,累及左肺13例,斑片状阴影46例,肺门影增浓、模糊22例,合并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5例(均为右侧胸腔积液),少量心包积液2例。

1.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6~4.0)×109/L 8例,(4.0~10.0)×109/L 26例,(10~15)×109/L 25例,≥15.0×109/L 9例,轻、中度贫血8例,血小板减少4例;血沉≤15 mm/h 10例(占14.71%),>15 mm/h 58例(占85.29%);C-反应蛋白≤10 mg/L 15例(占22.06%),>10 mg/L

53例(占77.94%);68例患儿MP-IgM均阳性(抗体滴度>1∶80),其中8例入院时MP-IgM为阴性,入院1周后复查转阳性;血清转氨酶升高15例,心肌酶增高12例;5例胸腔积液检查胸水MP-IgM均阳性。

1.5 治疗

68例确诊患儿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点滴,1次/d,疗程5~7 d,休息3 d后再静滴3~5 d。合并细菌感染的18例患儿,联合应用二、三代头孢菌素1~2周。6例重症患儿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3~5 d,所有患儿均给予解痉、止咳、祛痰、退热等对症治疗;5例合并胸腔积液者行胸腔穿刺术,共治疗3~4周。

2 结果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增高,年龄趋小,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多伴肺外症状,血清MP-IgM检测均为阳性。患儿住院后3~10 d热退,2~4周后咳嗽、咯痰、气喘明显减轻或消失,肺部啰音吸收,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升高的心肌酶及转氨酶2~3周恢复正常,肺部CT示2~4周肺部病变基本吸收,共治疗3~4周,平均住院(18.62±5.80)d,均临床治愈。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MMP)是由于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年长儿,但婴幼儿的感染率也逐年增高。本组病例3岁以下12例(占17.65%),年龄最小8个月,3岁以上56例(占82.35%),MP感染年龄有趋小倾向,应引起重视。其发病机制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直接毒性及免疫损害有关[3],因MP抗原与人体的心、肺、脑、肾、肝以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有部分共同的抗原,所以肺炎支原体感染除引起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心血管、神经、血液、皮肤肌肉、消化、关节等器官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痉挛性、刺激性咳嗽等,不同年龄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婴幼儿多有发热、气促、喘息、有痰咳嗽、肺部干、湿啰音明显;而年长儿以干咳和高热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热程长。可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心肌炎、肝功能损害、关节炎、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4],对症状不典型者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单肺与双肺均可受累,多见斑片影和大片影,以右中下肺受累常见,伴或不伴有胸腔积液等。多数患儿血沉(增高58例,占85.29%)及C-反应蛋白(增高53例,占77.94%)不同程度增高,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有关。MP-IgM是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其特异性和灵敏性可达88.9%和83.6%[5],MP感染后,可诱导体液免疫反应,1周后产生抗体MP-IgM,3~6周可达高峰,故在感染1周后便能检测出抗体,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价值,临床上对于疑似患儿及青霉素类或者头孢菌素治疗无效的患儿,尤其是伴肺外表现者及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应及时作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以免延误诊断。本组68例患儿入院后1周MP-IgM全部阳性,因此,可将MP-IgM作为儿科感染患儿入院常规检查,可早期发现MP感染病例。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含DNA及RNA,蛋白质丰富,故治疗上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本组68例确诊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联合应用头孢菌素,对重症患者,伴肺外并发症如高热、喘息、剧烈咳嗽、胸腔积液、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利于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病情恢复。

总之,肺炎支原体肺炎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肺外并发症增多,对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及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无效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应早做支原体抗体检测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

参考文献

[1]易建军,费志洁.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合并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5):598-599.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9-763.

[3]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3-284.

[4]刘春峰,袁壮.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7):442.

[5]庞菊川, 谈意隽,刘瑛,等.肺炎支原体IgM 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儿科杂 志,2002,20(12):756.

(收稿日期:2013-04-12) (编辑:何玉勤)


推荐访问:肺炎 支原体 临床 儿童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