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结构总相宜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纵横结构总相宜

2022-10-22 10:20:2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一篇议论文章的结构,既反映了作者对所论事物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的条理性,也反映了作者对谋篇技巧的熟练程度。思维条理性在结构方面的表现,就是作者如何把写作内容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并且合理、有序地加以排列;谋篇布局技巧表现为如何使中心更为突出,怎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以及各层次间的衔接、过渡与呼应。而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常常出现条理不清、结构混乱的情况。因此,掌握议论文体的写作技巧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种实用的议论文结构。

一、横向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其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列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如吴晗在《谈骨气》一文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在本论部分依次平行列举了文天祥、齐人、闻一多三个事例。这三个例子是不同类型的“骨气”的体现:文天祥例侧重体现“富贵不能淫”,齐人例侧重体现“贫贱不能移”,闻一多例侧重体现“威武不能屈”。文天祥是南宋丞相,齐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是民主战士,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有古有今。像这样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又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严谨有力。

二、纵向层进式结构

单纯的横向结构的议论文,结构清晰简明,但易死板僵化。很多精美的议论文章则采用纵向结构。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一般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结构。

“是什么”主要表现为阐述话题核心概念或所指现象的内涵。如《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什么”是指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证明,主要表现为正面分析其原因或意义,或反面指明其危害或后果。“怎么办”,则是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师说》一文,开头即亮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下来从从师的重要性、不从师的危害、圣人从师和从师的标准等方面阐述中心论点。这几个方面是递进关系,是不能随便打乱顺序的。

三、“引议联结”式结构

“引议联结”式结构是一种整体层进与局部并列对照结合使用的复合层进式结构。

引,即引论,提出问题,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一句话、一种现象、一件事情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

议,即本论,分析问题。“议”是一个综合性的词,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任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可以是分析问题,也可是解决问题;可以是现象上的分析,也可以是本质上的探究。

联,专指针对当今社会现实。“联”中可包含“议”,但应是一种现象上的阐述,而非本质上的探究。或集体,或个人,正正反反,多角度,多侧面地阐述。

结,即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或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和号召,或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和拓展。

其中“联”与“议”之间体现一种内在逻辑的深入,位置可交换,可转化成“引联议结”;也可边联边议,交叉结合。“议”的内容可选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任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也可从反面写“做不到这样的现象与原因”或写“不这样做的现象与危害”,还可以有并列、对照式局部结构等等。这种复合式层进说理常常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应学会写这种形式的议论文。

下面以一例文来说明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时候,世事就是这样荒唐:今年春节后,郑州市二七区一家杂粮馒头店免费给环卫工人发放“爱心馒头”,店主和环卫工人亲如一家的温暖互动曾感动全城。然而最近,“免费领馒头”的招牌却被店主摘掉了。原来,很多人传言该店之所以免费送馒头,是因为环卫公司提前给店里支付了费用,甚至有环卫工人不要馒头,直接要求换成现金退给他们。

据了解,该店平均每天送出400个馒头,算起来也值个一二百元。小本经营能做此善行,已属不易,没想到还遭此尴尬。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荒唐”的善心

华中师大一附中 廖 洋

郑州一家馒头店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馒头,却反被人怀疑已经提前收到了费用,更有环卫工人听信流言而向此店索要现金,馒头店老板最终取消了这个善举。“馒头事件”在令人感到荒唐之余,还有对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基本信任的担忧。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陈述了人与人之间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更道出了行善与报恩这两种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人与人本该心心相映,坦诚相待,但物欲的膨胀、精神的贫乏,却使这种坦诚被猜忌取代。春节后的这则新闻在令人感到荒唐之余,还有深深的无奈、悲哀和寒心。

如果帮助与接受的过程没有瑕疵,那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最终让善意变成了委屈?店主没有错,他真诚地付出了自己的爱心;环卫工人没有错,对于收入本就微薄的他们,对钱的在意当然过于馒头。我想,从最早的扶老人反而被讹诈开始,再到传遍中国的“小悦悦”事件,还有“贵州女孩”喂街头乞讨老人吃饭的炒作,各种负面消息频繁曝出却未受制裁,使得社会道德严重滑坡,人们不再相信温暖、爱心和善举。

如果没有道德的制约,没有基本的信任,再多的善举最终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曲解成恶意,馒头事件就是典型。在人们无数次付出却换来伤害后,人们都变得“敏锐”“聪慧”了。人际关系淡漠,善心披上了盔甲,最终消逝,变成冷漠。难道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

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和纷繁复杂的世事,我们在或喜悦或悲恸地表达感情之余,也应当沉思,反省,并抱有惭愧、内疚,因为我们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在某时某地无意中为这些世事推波助澜。或许大多数人自己都不曾发现,一些原则与观念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或许不知不觉中,我们自己都会觉得善意变荒唐了。

阳光的照射会让黑暗愈发阴暗,没有阳光又会陷入一片死寂。为了让阳光清除污秽,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竭尽所能,去消除这繁荣社会里溢出的荒芜。如果社会中人人信仰平等互助,如果在这个社会中,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那么善心何来荒唐?恶意何处遁形?

作文材料的第一段侧重叙事,这则材料是对广受赞誉的给环卫工人送“爱心馒头”善行的跟踪报道:善行无疾而终,店主寒心摘牌。第二段侧重评论,店主“遭此尴尬”,“尴尬”的起因是很多人的“传言”,“尴尬”的制造者是“要求换成现金退给他们”的环卫工人,“尴尬”事件的结局是行善者寒心、摘牌。可以看出。材料本身有较为明确的主旨方向。最佳立意应该是社会道德滑坡严重,造成诚信危机。

范文采用了“引联议结”式结构。第一段“引”,改编作文材料,谈“道德滑坡”在“馒头事件”中的表现:一是流言恶意揣度馒头店主的善行,二是工人听信流言索要现金的行为。接着谈“馒头事件”的危害,也就是作文要讨论的“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基本信任”的问题。

第二段“联”,指出“物欲的膨胀、精神的贫乏,却使这种坦诚被猜忌取代”,也就是说小小的“馒头事件”绝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折射出了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

第三到五段“议”,着重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作者从“扶老人”等热点事件来探讨造成“尴尬”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其中,第三段侧重举例,第四、五段侧重说理。

最后一段“结”, 提出解决办法并发出号召,希望每个人竭尽所能建设信仰平等互助的社会,把全文推向高潮。


推荐访问:相宜 纵横 结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