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命是什么》读后感3篇【优秀范文】
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文章内容

2023《生命是什么》读后感3篇【优秀范文】

2023-10-17 08:10:10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生命起源有两种,45亿年前产生地球,经过7亿年,38亿年前,一种无机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RNA,然后慢慢地产生古菌、细菌、真核细胞。一种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是什么》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3篇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篇1

生命起源有两种,45亿年前产生地球,经过7亿年,38亿年前,一种无机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RNA,然后慢慢地产生古菌、细菌、真核细胞。一种是外星陨石带着这些菌进入地球。第三种就是外星人打造的放入了地球。当然第三种是我猜的。

无生命的东西可以产生出有生命的东西,但是人类至今还没能够打造出来,因为生命需要核算+蛋白,而且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意识,太难了,大自然也花了7亿年的时间才打造出来了生命。

直立人在地球上存在了200万年,而智人才存在20万年,跟直立人相比智人的历史太短了,能否再撑过1000年都是个问题。智人跟直立人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狮子豹子的关系,都属于豹属,智人和黑猩猩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猫的关系,都属于猫科。智人和黑猩猩属于人科,智人和直立人属于人属。人属里现在只有智人。人科里还有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改变的媒介,它清除衰老的个体,并为新生的事物提供空间。死亡是生命策略的一部分,短暂和动态性是生命的基础。

动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细胞,而细菌和古菌都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属于最简单的细胞。

外星生命也需要核酸+蛋白的组合,或者是类似的组合,所以外星生命如果存在,可能跟地球上的动物没有太大区别。

人类其实很渺小,很多事情要想开一点。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篇2

埃尔温·薛定谔(ErwinSchrdinger,1887—1961)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3年因薛定谔方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2月薛定谔在爱尔兰作了一系列讲演,并于1944年整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曾多次再版,我读的是1992年的版本,20xx年第十四次印刷,七十多年的老书还有这么强的活力!除了《生命是什么》,这一版还包括了他1958年出版的《意识与物质》以及他去世一年前1960年写的自传。20xx年出版的中译本是由罗来欧和罗辽复翻译的,后者是理论生物物理领域专家,国内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生命是什么》中,作者介绍和解释了人们对生命和遗传物质的最新理解,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观点。由于他的影响,不少物理学家参与了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英国物理学家佛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就是受薛定谔的影响而转行生物学的优秀物理学家之一。转行后克里克和美国的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合作,在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由此可见,薛定谔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是十分重大的。中文版的译者认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如火如荼的发展,九十年代以后基因信息的崛起,都和《生命是什么》这个小册子中阐述的观点密切相关。

在《生命是什么》中,薛定谔首次提出遗传物质(基因)是一种有机分子,“非周期的晶体或固体”,以密码的形式通过染色体来传递。在这以前,摩尔根已经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并且于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的假设还没有提出来。据詹姆斯。沃森回忆,薛定谔的这个观点对他很有启发,有助于他们后来对DNA的发现。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生命体系中存在量子跃迁现象。生命及遗传的稳定性与辐射下的变异(突变)的不连续性(jump—likemutations),说明了生命遵循量子规律。这个观点我似懂非懂地感到接受了。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生命是非平衡系统,以负熵为生,从环境抽取“序”以维持其系统的组织。这是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有悖于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就是说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因此只能从有序转向无序,而不能从无序转向有序。

这本书的第二部《意识与物质》“MindandMatter”也很引人入胜。《意识与物质》的原材料是薛定谔1956年10月在英国剑桥的三一学院做的报告,整理编辑后在1958年出版。《意识与物质》的主题是“意识”–意识的物质基础,形成过程和特征,并且引申至科学与宗教。这一部一共有六章,我最感兴趣的第二章,“了解未来”,分析和预测了的人类进化的前景。六十年以前的观点,我觉得现在还很值得读。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在自发性的遗传变化也就是突变中,有利的变异会被自动地选择。可惜这些变异往往是细微的进化步子,这就是为什么在达尔文理论中物种进化必须付出巨大代价,那些有巨大数目的后代的物种,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生存下来。薛定谔认为,这种进化机制在现代文明社会并不适用,在很多方面人们在朝相反的方向运作–保护生命的法律、社会制度和医疗手段会去不加选择地挽救所有的生命。一百年前,有先天心脏缺陷的婴儿活不下来。在医药发达的今天,同样的婴儿不仅能活下来而且能生儿育女。因此,薛定谔认为我们很可能是接近甚至是已经进入了进化的末端或死胡同(blindalley)。按照传统的达尔文理论,人类没有希望再进一步进化。

不再进化并不意味着灭亡。有些物种,比如乌龟、鳄鱼和很多昆虫,它们的身体受自己的贝壳限制,百万年以前就停止了进化,它们也存活至今。薛定谔还提出了另外一个令人乐观的观点,这就是意识对生物的进化有反作用,行为的变化和体质的变化并行,并且互相影响。光靠达尔文的“偶然积累”,无法解释某些物种具有的的特殊技能和习惯是怎么形成并且在遗传水平上固定的。为了避免人类这个物种在进化途径上停滞不前,人们必须重视行为对进化的影响。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是宁可信其有。

惭愧的是,以前读书实在太少,最近才知道《生命是什么》这本老书,了解到薛定谔这个通晓多门学科的思想家,他对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见解。趁机也重温了遗传学的其他一些里程碑–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到沃森—克里克,遗传三大规律,人们对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的理解,等等。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篇3

看过《生命 生命》之后,我有很多话想说。

在《生命 生命》的第一自然段里,我看见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不由得打心眼儿里佩服它。为什么我佩服它呢?因为我在电视上、报纸上、电脑上、杂志上等信息发现有许多人根本不爱护自己的生命而连累到其他人,甚至是把自己的生命糟蹋得一塌糊涂的人。

20xx年1月29日,美国一名男子达到了一百七十五公斤重,这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况且他才33岁!虽然他总是承认自己一定要马上减肥,结果一日复一日、一周复一周、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2年前亲口答应的事,他做到了吗?没有。现在的他,只能躺在床上,还得有专门的人员拉他起来,这也算爱护生命吗?

20xx年9月13日,一个18岁的男子在网吧玩电游,号称“游戏界第一”。后来,一位姓唐的人超越了他,男孩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生气,直到9月21日,他再也忍不住了,在当天晚上杀了他,又怕被人发现,又杀了他全家。后来,他被捉住了,就连律师也没有办法,判男子死刑。这也算爱护生命吗?

20xx年8月21日,一名13岁的六年级男孩在家死亡。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发病死的,警察一看,才发现:男孩是自杀身亡的。男孩为什么会自杀呢?原来,男孩玩一个游戏被人盗了号了,大哭了一场,盗了号的人又改了程序,让他找不回账号。男孩非常郁闷,得了抑郁症。8月20日下午,趁父母不在的时候,拿出水果刀往咽喉一刺,立即没了心跳。这也算爱护生命吗?

文章里的飞蛾有信心面对阳光,之所以有那种“求生的欲望”,因为它不会放弃生命。


推荐访问:读后感 生命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000字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300字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500字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800字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800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000字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00字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片段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500字怎么写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400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