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思想价值(6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文章内容

《红楼梦》的思想价值(6篇)

2023-05-17 13:05:08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红楼梦》的思想文化价值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大概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部《红楼梦》成为世人永远评说的对象。

  一部小说要受到读者的关注,决不仅仅是因为它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彩的故事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所表达出来的主题。对于《红楼梦》来说,似乎还不止于它那个众说纷纭的主题,更重要是它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提升和超越。

  首先,《红楼梦》在艺术上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自宋元以来的话本模式注重故事情节的特点,把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完美地融入了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中,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也具有中国古典诗歌富于诗情画意的特色。中国古典小说成熟于宋元时期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故事的情节性和内容的道德说教性。这与中国古典文学的主流形式诗歌注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浓郁的抒情性是相悖的。《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和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隔阂,把古典诗歌的审美趣味和表现技巧引入了小说的创作之中,使之呈现出与传统古典小说皆然不同的审美趣味。《红楼梦》不是以情节的故事性取胜,而是以充溢其中的诗情画意吸引读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其数量之多,超过了任何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并且这些诗词歌赋不像其他小说那样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点缀,而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缺少了这些诗词歌赋,整部小说的结构就会受到伤害。另外,《红楼梦》中的这些诗词歌赋几乎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如《红楼梦曲》、《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另一方面,《红楼梦》中很多场景和情节都极富诗情画意,最典型的如“宝钗扑蝶”、“黛玉葬花”、“宝琴立雪”、“秦雯撕扇”、“湘云醉眠海棠”、“黛玉焚稿断痴情”等,这些场景和情节都深得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简直就是一首首优美的小诗。

  其次,《红楼梦》在思想上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价值取向,明确表达了“褒女贬男”的价值取向。在古代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重男轻女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在西方,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开始,人们逐渐从法理上否定这种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当然,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似乎比西方更为严重,而且从法理上否定这种价值观念的思想始终没有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嬗变出来。不过,几乎和西方思想启蒙大师同时,曹雪芹用文学作品这种相对感性的方式表达了和西方的启蒙大师几乎一致的内容。在《红楼梦》中,他曾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种言语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之论,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公然挑战。曹雪芹不但借贾宝玉之口明确提出了这种与传统的“重男轻女”皆然相反的“褒女贬男”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这种思想一直贯穿在《红楼梦》全书的创作中。在《红楼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几乎全是女性:贾府地位最高、最受人尊敬的是贾母,贾府

  的实际掌权者是王熙凤,贾府最有远见的人是秦可卿,贾府最有管理才能的人是探春,贾府最有才华的人是大观园中的一班小姐,贾府最纯洁、善良,最有个性的人是大观园中的一群丫头……而且作者对他们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是贾府的男人们,他们一个比一个无能,一个比一个无耻,贾敬修道炼丹,企求长生不老,贾赦胡作非为,贾政是个假正经,至于贾珍、贾琏、贾蓉、贾瑞等人就更不用说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可以明显看出作者“褒女贬男”的价值偏向。这种观点看似或许有些极端,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这实在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表达方式,其实他是通过对长期受压抑的女性的褒扬,否定传统的那种“重男轻女”的价值取向;他骨子里所追求的其实就是男女平等,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平等。

  再次,《红楼梦》突破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视社会秩序轻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局限,充分表达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大的特色是重视社会秩序,轻视个体生命的苦难;社会秩序的稳定是最高的价值追求,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牺牲个体生命的幸福在所不惜。漠视个体生命的苦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价值观念。当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有一些微弱的声音表达过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但这些声音过于微弱了,往往完全被主流文化的声音所掩盖。《红楼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强有力地唱响了轻视社会秩序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声音。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对待宝黛爱情悲剧的态度。宝黛爱情悲剧是贯穿全书的主要故事情节,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是纯洁和真挚的,这无庸置疑,但最终却以悲剧而告终,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他们的命运掌握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的手中,而贾母、王夫人在选择他们的命根子贾宝玉的妻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绝不会是爱情这种个体生命的追求,而是这个未来的媳妇能不能担当起贾府未来女主人的重任。于是,他们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薛宝钗,牺牲林黛玉。正是他们的这种选择使象征个体生命追求的“木石前盟”输给了象征人间秩序的“金玉良缘”,最终造成了宝黛爱情悲剧。这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作者绝没有为此讳饰,而是特别真实地展现给了人们,并对悲剧主人公给予了极大同情,从作者的这种价值偏向中不难看出他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幸福,而不是社会伦理秩序。其次,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言行和情感也证明了这一点。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疑是作者倾注心血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他们的思想和追求无疑也折射出作者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先看贾宝玉,他不但厌弃功名富贵,而且公开表达对封建伦理秩序的不满,他喜欢厮混在脂粉堆里,是因为那些女孩子葆有生命本来的天真、善良和纯洁,还没有被社会环境毒化。每当这些弱小的女孩子和无形而庞大的社会伦理秩序发生冲突时,他总是站在这些弱小的女孩子一边。再看林黛玉,她似乎从来不懂得怎样看风使舵、讨好贾府上下人等,以争取自己和贾宝玉婚姻的筹码,她似乎不会这样做,也不屑这样做,在那个为了自己利益明争暗斗甚至不惜丧失人格的环境中,她却把自己的自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到了一种偏执的地步;她从落红中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所以才有常人难以理解的“葬花”之举;她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透过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我们也可以明显地同看出作者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幸福,而非社会伦理秩序。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就有许多东西被人们争论不休,甚至有些争论已经

  掩盖了人们对《红楼梦》的真正解读。但《红楼梦》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自然有其永恒的东西蕴涵其中。我认为这永恒的东西就是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和超越:诗化小说的特征不但是对中国传统小说模式的提升和超越,而且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至于对男女平等的追求和个体生命的关注,不但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更契合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基于此,《红楼梦》不愧为一部名著,它不断被人言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篇二:《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红楼梦》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主题思想

  《红楼梦》的主题很明显是反封建主义的,作者通过塑造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典型的封建叛逆人物,对当时正统的封建社会秩序都表示反对。

  首先,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把象征着封建社会的荣国府和宁国府,描写成两个腐败不堪的封建贵族大家庭。借用柳湘莲的话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是作者对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总抹一笔,是最尖锐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读者可以看到,这两个封建官僚家庭里的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除了享乐,除了做那些见不得人的肮脏事外,没有一件正经的事干,而且他们勾结官府,草菅人命。

  其次,在《红楼梦》中,连当时的封建朝廷都被刻画成“见不得人的去处”。贾妃回府,只是“满眼垂泪”,“呜咽对泣”,其他的人也都是“垂泪无言”。作者笔下的这幅省亲图,除了虚有其表的空排场外,动到真情实感的就是这一副哭泣的场面。

  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讽刺了“文死谏、武死战”的愚忠,说“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骂那些官僚是“国贼禄鬼”。甚至说封建统治者尊奉的孔孟的经典之作,也不过是“杜撰”的。作者还通过探春之口,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说理学大师朱熹的话,也不过是“虚比浮词,1哪里都真有的”大家知道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在清代是封建法规的准绳,是治国之大纲,人人违反不得的,而曹雪芹却用这些亦庄亦谐的话,来加以轻蔑和否定。

  贾宝玉不愿像大多数封建士人一样走读书做官的道路,即“仕途经济”。这“仕途经济”,是历来封建政权得以世世延续的根本制度,也即是众所周知的科举制度。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反对“仕途经济”,无异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政权的基础。

  《红楼梦》描写的宝黛爱情及其悲剧是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所不同。首先,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见倾心式的爱情而是在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爱情。这样,这种爱情也就有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础。其次,他们的爱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基础的,这就是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这是他们爱情牢固的基础。薛宝钗就是因为缺少这一点,贾宝玉终于选择了林黛玉。第三是他们的个性气质相投,贾宝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欢自由,摆脱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法的束缚,摆脱世间一切俗套,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这恰好符合林黛玉的个性和脾气。而这正好说明他俩所共同追求的是个性解放!

  我们研究《红楼梦》,大多注重《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揭露,很少认识它包含的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无疑是深刻的,但他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生活的理想。在曹雪芹笔下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实际上就是曹2雪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曹雪芹的批判是属于他自己的现实社会的,而他的理想却是属于未来社会的。

  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还提出了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主张自由和平等的要求。特别是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提出了重女轻男的主张,甚至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男人“浊臭逼人”。孤立地看这句话,似乎不可理解,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贾宝玉的这句话,无疑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否定,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呼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贵族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贵族统治者和广大奴婢的矛盾,封建卫道者和封建叛逆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但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以封建阶级叛逆者所代表的进步势力和以贾母、贾政、王夫人等封建家长们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间的冲突。它实质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之间的矛盾。贵族叛逆者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礼教纲常,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所规定的生活道路,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个性;而封建家长们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竭力想巩固封建统治,他们凭借自己的权力,不惜对叛逆者采取无情的压制。作品中这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集中地表现在贾、林、薛三人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上。斗3争的结果,由于力量的悬殊,进步势力失败了,形成了爱情悲剧。但封建势力也没有得到胜利,在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失败了。

  《红楼梦》揭露了贾、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和罪恶,这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有其典型意义,它们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写照。小说的第四回写了薛家公子薛蟠,因霸占丫头,平白地打死了人,竟一走了事,作案一年,官府不敢究问。金陵应天尹贾雨村初上任不知内情,本想依法办理,一个门子止住了他,并向他介绍了一通“护官符”的缘由:“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于是贾雨村就“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事后又连忙修书二封给薛蟠的姨夫贾政、舅父王子腾请他们放心。“护管符”不仅深刻地暴露了当时官场、吏治的黑暗腐败,而且表明了四大家族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有着何等强大的政治势力。

  在这些贵族大家族中间,贾府无疑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也是作者揭露和批判的主要对象。从表面看,贾家似乎是个“昌明隆盛之邦,诗书簪缨之族”,实际在这个大家族中充满着罪恶,而且内部已经腐朽不堪。

  2、艺术特色

  曹雪芹对生活素材的挑选非常严格,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4载,增删五次”,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做了高度的加工、提炼,才创作出像《红楼梦》这样典型、这样集中、这样完美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它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现实主义创造方法的高度成就。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形象,他们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如宝玉、黛玉、宝钗、凤姐、刘姥姥等已流行生活之中,成了不朽的典型:

  一、作者能把关系十分亲近的人,写的个性分明。尤二姐尤三姐是姐妹,但前者是忍受凌辱,不敢反抗的女子,后者是敢于反抗、大胆追求爱情的刚烈女性。薛蟠、薛宝钗是兄妹,但前者是个典型的呆霸王,后者是标准的封建淑女。其他如迎春、探春、惜春,他们姐妹之间的性格差别也非常鲜明。

  二、作者又善于在那些性别相同、年龄、性格又十分相近的人物中,把他们细微的性格差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妙玉的孤高和黛玉的孤高不同,史湘云的豪爽和尤三姐的豪爽有别。平儿的温顺中透露出善良,袭人的温顺中表现出世故。凤姐的泼辣中暗藏着狡诈,探春的泼辣中体现着严正。

  三、作者在描写人物时,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地位,分别采用不同手法。(一)对一些主要人物,通过不同情节,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镂刻出他们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如宝玉对女孩子5的热爱与同情;黛玉的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宝钗的虚伪和会作人;王熙凤的泼辣、奸诈和狠毒;都表现得特别突出。(二)对比较次要的人物,一般是先用淡淡的几笔带过,等到一定时候,就抓住典型事件集中地描写,突出其性格特征。如探春形象的刻画,在她初次出现时并不引人注意,但到了“理家”和“抄捡大观园”中,就突出她的性格特征,给人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四、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艺术气氛里,来烘托出人物内心情绪,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这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诗词和戏曲中情景交融的描写。如小说写大观园的第一个春天,几乎大观园中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春天的温馨。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气氛下,宝、黛的爱情也在顺利地发展着。二十九回起着力写出宝、黛爱情的矛盾和痛苦,这时气候也令人特别烦躁。三十五回起,宝、黛之间的感情纠葛解决了,随着爱情的成熟,转入了一个平静的阶段,这时天气也转变为清爽、宁静。但随之而来的他们的爱情和封建环境的矛盾更加尖锐,终于不能解决,这时气候又转入无限的萧瑟、悲凉,出现了一股浓烈的悲剧气氛。《红楼梦》就这样出色地用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情绪,创造出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使作品中的爱情描写更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五、作者还非常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他们的内心秘密。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写出了正处在初恋时期的林黛玉,在听到表现少女青春觉醒的戏6文时,所产生的种种细微曲折的感情,起初“十分感慨缠绵”,继之以“心动神摇”,“如醉如痴”,最后掉下了眼泪。还有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里和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帐话”以后,心里“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出色地表现了黛玉内心深处种种隐微曲折的情感,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还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这些细腻、逼真的描写都是经过了作者精心的提炼,富有典型性和倾向性,通过这种描写,发展了故事,显明了性格,展开了矛盾斗争。如小说中描绘贾府无数次宴饮,本来很容易写得平庸、重复,但作者能表现出每次宴饮的不同内容和特点,通过这些描写不仅显现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由盛而衰的变化。如七十五回中写贾母等人中秋赏月,参加的还是过去那些人,席上摆的依然是山珍海味,可是先前场合所常见的热烈气氛已一扫而空,大家都在那里强颜欢笑,最后落得个酒阑人散,月冷灯昏,笼罩着一片凄凉悲惨的气氛,表现了这个贵族大家庭的没落和衰败。作者还善于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掀起大波澜,使情节有起有伏,不会给人以沉闷的感觉。小说中宝玉挨打是最大的波澜之一,在它出现之前,各种矛盾都已酝酿成熟。作者先以很多的情节写宝、黛之间经过反复的试探后感情越来越深,他们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也更加尖锐了。随着贾环进谗,言说金钏儿投井自杀乃宝玉所为和忠顺亲王府来索取蒋玉函,就使贾政对宝玉的憎恶达于极点。这样宝玉挨打就成为势所必然,它表现了作品中两种敌对势力的剧烈冲突。抄捡大观园也是小说中一个大波澜,在抄捡中,随着作者的笔锋所至,一个接一个的人物形象,鲜明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抄捡结果逼死了司棋和晴雯,赶走了四儿和所有唱戏的女子,促成了芳官、藕官、蕊官的厌世出家,结束了大观园中的欢乐生活。作品中的悲剧气氛也越发浓厚了。

  《红楼梦》的语言最成熟,最优美。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小说中那些写景状物的语言,绘声绘色,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红楼梦》中的诗词和人物、故事紧紧糅合在一起,它们被熔铸在整个艺术形象中,从而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如黛玉的《葬花词》、《秋窗风雨夕》和《柳絮词》中,出色地表现了这个少女的多愁善感和孤芳自赏。

篇三:《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红楼梦》的丰富内涵与高度思想、价值

  文:通识文化2020.8.21.头条号

  文/秦治洲

  《红楼梦》是一部带有作者自叙性质的小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最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十八世纪集大成之艺术作品。两百多年来,对中国社会影响之大,迄今未衰。放于整个世界文坛,亦永远光芒万丈。

  《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开创的传统,抒写“世情”(或“人情”)。其安排了两条线索或主轴,一条是贾府兴衰及日常生活,一条是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悲剧。其涵蕴极为丰厚,一面写“好”,一面写“了”(俞平伯先生释为“色”与“空”)。“好”包括荣华富贵、人生享乐、情意缠绵、天伦之爱、诗礼敦厚等;又在写钟鸣鼎食中穿插着“不和谐”(“了”或“空”),包括大厦将倾、乐极生悲、失恋悲苦、骨肉相残、男盗女娼等。梅新林先生概括为,《红》写了“青春生命的挽歌”“贵族家庭的挽歌”“尘世生活的挽歌”三个层次。这种丰富性,亦如鲁迅先生所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故我们读《红楼梦》,可以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教育管理、诗词歌赋、感悟人生、察观政治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受到启发、教益,每多读一遍就多一份收获。

  《红楼梦》的高度意义与价值在于,它创造出一个丰富、生动、典型的全景家族史。二知道人在《红楼梦说梦》中论道:“太史公记三十世家,曹雪芹只记一世家……然曹雪芹记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写中国古代贵族家族兴亡的小说作品唯此一部,具有高度的必要性与代表性;写作水平又极为高超,故其史学与文学价值、地位是空前绝后、不可撼动的。

  《红楼梦》写出了“理想的”(以大观园为象征)与“现实的”两个世界。把中国儒释道哲学用最动人的故事讲出来。其伟大之处在于,其思想内容具有超越性。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同情,写出一群女性形象,描绘出她们的才情、品德和无可逃避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不是停留在悲剧情节的单纯写实性描写上,也不是停留在对一些不良现象、问题的简单批评上,而在一种自我回忆、追思、忏悔的真情中带有一种“天问”性、终极追问性的特点。人生、生命的价值究竟何在,为何出现家族的“五世而斩”及不可抗拒的一个个个体、生命的悲剧,能否避免这种悲剧等。如此引人深思,便显得很深刻,同时带有一种普世的价值。(参见陈洪教授公开课《六大名著导读》)另周汝昌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当代人要了解中华文化,光读孔孟是不够的,而且它们离得太远,离得近的集大成者当属《红楼梦》。”故此书非读不可。

  毛泽东主席说《红楼梦》“写出了整个封建社会”,这话不无道理,对我们认识中国18世纪的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红》描绘了以贾家为主的四大家族的衰败和没落过程,表现了封建贵族之家的各类人物的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作品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堕落,封建政治机构的黑暗,封建政治斗争的残酷,封建宗法制度、封建道德、封建婚姻制度的虚伪、弊端、罪恶等。

  我们在一些书(包括教科书)中经常会看到对《红》的思想内容的如下表述:“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笔者通过精读原著,并不完全赞成这一观点。而认为《红楼梦》并没有明显的批判封建、“反封建”思想;同时贾宝玉的言行虽与当时主流价值观相疏离,但亦算不上“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而是曹雪芹自身的一种投射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另外,“《红楼梦》具有丰富的人民性、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等观点来自于李希凡、蓝翎1954年刊文中的观点。这一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楼梦》生成的观点得到了最高领袖的认可与推介,形成了长

  期、持久的影响。但此观点仍然是特定形势与情境、语境下的产物,仍为一家之言。

篇四:《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它讲述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史,描绘了清朝时期官场、贵族、商人、妓女等社会阶层的风貌和生活,对于研究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红楼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小说中既有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引用,也有对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的涉猎。它不仅是文学的杰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通过这一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内涵,这也是《红楼梦》在文化领域得以长久流传的原因之一。

  其次,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依然存在于当代社会,因此这部小说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小说中所反映的官场腐败、家族贵族的衰落、商人阶层的崛起等问题,在当代社会同样存在,因此这部小说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同时,《红楼梦》也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如妒忌、虚荣、贪欲等,这些人性弱点在当代社会同样存在,因此这部小说对于当代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它既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也有着现实意义。通过阅读这部小

  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人性弱点,因此它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的经典之作。

篇五:《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读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

  读《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

  一、文化价值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面貌,呈现了士族生活的点滴细节、人物性格的曲折深邃、诗词歌赋的卓越风采,在文学、哲学、历史、人文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艺术价值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运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精致华丽的语言表达、错落有致的情节布局,表现出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艺术魅力。

  三、人生观价值

  《红楼梦》是一部以人物关系为主线的小说,它以人物情感的跌宕起伏、命运的历经沉浮,表现出人生的苦短和变幻无常,深刻揭示了人性本质和生命的意义,有助于塑造人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社会意义

  《红楼梦》所描绘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活、思想和文化,它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性的普遍规律。

  五、思想启迪

  《红楼梦》中凝结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道家、儒家、佛家等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它所塑造的角色形象及其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都可以为当代读者提供丰富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借鉴。

  总之,读《红楼梦》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一次人生思想的洗礼和智慧的获取。

篇六:《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以下是小学生作文网为你推荐的红楼梦的主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

  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

  围绕着爱情婚姻悲剧,同时铺开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展示渐趋崩溃的社会的真实内幕。

  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追求,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

  它与封建主义冲突所造成的悲剧,生动地表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使读者预感到这个社会已日暮途穷,走向灭亡。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

  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

  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

  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红楼梦》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作者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比如将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憎恶写得十分含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周汝昌一卷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红学家刘心武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韦后

  小学红楼梦相关习题

  红楼梦刘心武全集

  枉凝眉简谱古筝

  品茶诗句

  三十二回简答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中四大烈婢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红楼梦人物简介详情

  《红楼梦》在小说史上跟哪一部小说的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对它的继承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精选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刘姥姥对荷叶和树的不同价值取向

  4.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红楼梦》王太医论柴胡

  《红楼梦》知识重点

  《精神救助》张莉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现代文阅读

  《红楼梦》与《桃花扇》中醒酒令

  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是,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下列对红楼梦解说不正确的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我的同学中的精彩段落

  抄检大观园阅读理解题

  抄检大观园中探春对丫鬟的态度

  我很重要好段摘抄及点评

  香菱的本名

  闺中女儿惜春暮

  高中摘抄加评论

  关于红楼梦的摘吵

  红楼梦判词解读

  春节活动主题

  腊八节活动

  新年活动主题

  做好准备

  迎接考试

  新年到主题研讨活动记录

  超市服装促销活动主题

  关于春节活动的主题

  质量月主题

  妇女节超市活动

  春节社区活动

  以家为主题的朗诵稿

  学本领

  大二新学期主题班会

  红楼梦的主题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推荐访问:《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红楼梦 思想 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