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

2022-11-27 09:10:5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随着新时期两孩政策的放开,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结合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剖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有效解决其路径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路径

一、新时期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意义重大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教育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发展;心理品质教育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章的年龄段为0-18岁的所有人,该规定涵盖了从婴幼儿到高中的全部学段,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同。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的晕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俗话说,五育德为首,德育教育的实效和成败,关乎个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相处、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未来发展。我国儿童的德育教育历来为国家、社会、家庭重视,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断探寻、改进、创新、总结对儿童的德育教育观念、方法和路径,取得显著效果。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广泛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德育教育的难度在加大,研究发现,德育教育的观念、方式、方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情况甚至令人忧心忡忡,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产生消极影响。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民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纷纷告别长年依赖的土地,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来到发达地区打工创业,试图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寻求出路。不少青壮年农民的孩子的生活、学习、安全、教育交由爷爷、奶奶或外爷、外婆或亲戚、邻居代管临护,这些孩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平时通通电话,大多春节小聚;生活起居、安全管理、读书接送完全由监护人操办,或严格、或放任、或溺爱;在校表现、学习成绩、成长状况孩子父母了解不多,教育和管理鞭长莫及;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一些人与父母亲切感降低逆反心强不听管教、不少人自私懒惰、或厌学逃学成绩下降、或沾染不良习惯打架斗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衔接不够、配合不到位,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身体、心理、三观的培养和形成不容乐观,德育教育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高度重视!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接受的教育对人的一生中有重要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家外出打工创业,使家庭经济状况渐渐好起甚至发生根本变化,但由于所在城市或工作单位的政策和管理规定、消费承受能力等限制,大多数孩子无法随父母生活、学习,与父母离多聚少,感受不到父爱母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育人功能弱化,长此以往,亲情渐减,有些个案表明,在后期的相当长时间,父母与子女交流沟通困难;受“隔代亲”观念的影响,承担监护责任的爷爷婆婆、外爷外婆,绝大多数要求不严、关爱有加,对孩子父母的一些正而教育往往不以为然,甚至护短,一些人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一些不良习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承担监护或代管责任的亲戚邻居由于种种原因,不善管理或疏于管理,致使孩子的成长大打折扣;一些孩子的爷爷婆婆、外爷外婆文化水平不高,对其读书学习无力进行有效的家庭监督与辅导,学校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困难,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形成有效联动;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成绩状况、表现情况等差异,难免使一些孩子受到歧视、产生自卑或自暴自弃心理;一些孩子由于疏于管理,沾染一些不良习气,甚至违纪违法,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遭遇到坎坷和挫折。

三、解决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关乎农村未来人口的质量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必须形成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关心、学校引领、家庭强化的育人联动机制。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范畴,结合农村当地具体实际,规划的科学合理的近期日标和远期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并监执行;二是农村党政要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乡村主打经济,大力引进农业优质高产项日,鼓励外出打工优秀企业家和农民工回乡再创业,为农民工回乡加强子女教育、发展振兴当地经济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三是社会各界人上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学习、表现,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发挥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形成尊老爱幼、积极向上、文明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社会大环境,让孩子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各级学校有关部门和教师管理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从政策上、人力上、经费上要大力支持和倾斜,要摸清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学习、表现、家长情况、监护人情况全而了解,建立详细档案,制定工作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及时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对这些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正确看待,注意工作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发现学生的成长进步和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要在学校设置、开辟心理咨询场所,通过讲座、个别干预、疏导等形式,及时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五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认真履行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要在外出打工创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密切关心子女的成长进步。要通过电话、视频、QQ、微信等多种现代交往媒介,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热爱祖国、尊敬长辈、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关心他人、遵纪守法、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与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相关科任老师加强联系,实时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及时鼓励表扬,对所犯错误要正确对待、悉心帮助、绝不护短;对帮忙监护孩子的长辈、亲戚邻居要有正确的育人观,达成育人共识;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消费管理,循循善诱,教育孩子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六是承担农村留守儿章监护责任的爷爷婆婆、外婆外爷要解放思想、转变育人观念,因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多,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爷孙的感情往往也最深。在孩子生活照顾上尽量做到吃好、吃饱、营养均衡,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要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杜绝包办代替,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和空间。要教育孩子在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向孩子父母、老师反映相关情况。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管理,特别要注意出行安全以及节假日的去向;七是承担农村留守儿童监护责任的亲戚邻居要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履行责任担当,及时与各方而沟通汇报情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献计献策;八是农村留守儿童自身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和身心的成长进步,渐渐懂事,要积极上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配合方方面面,为自己的茁壮成长不懈努力!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随着两孩政策的放开在不断增加,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农村人口质量、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中国梦有重要作用。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家庭学校必须加强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研究和实施,不断探索、总结、创新、推广工作经验,力求实效!

参考文献

[1]白艷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9

[2]邱杰.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J].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推荐访问:留守 新时期 德育教育 农村 儿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