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评估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健康管理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评估

2022-11-13 11:30:1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效果。 方法 将400例45~69岁的慢性病高危人群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00例应用健康管理系统实施疾病风险评估和饮食、运动量化干预管理,对照组200例给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普通随访管理。观察两组1年后的饮食结构、运动状况、体格检查指标等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组饮食结构、运动、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饮食、运动、体质指数及血脂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管理前后饮食、运动、体质指数、腰围及血脂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管理能促进慢性病高危人群改变其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健康管理;高危人群;体质指数;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62-03

近年来,随着生活行为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1-2]。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主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与疾病的风险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促使管理对象减少危险因素,改善健康。本研究于2010年11月开始采用北京中新惠尔公司的管理软件对研究对象开展膳食与运动量化管理,为期1年,根据研究组量化管理前后体检指标、膳食及运动习惯评估分数的变化情况和研究组与对照组体检指标的比较结果,评估这种膳食及运动量化管理模式的效果,进一步探索促进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适宜技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南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辖内常住居民中年龄在45~69岁,且未进行药物治疗的400例慢性病高危人群为干预调查研究对象。

高危人群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①收缩压为13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介于85~89 mm Hg;②体质指数(BMI)≥24 kg/m2;③吸烟;④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⑤空腹血糖为6.1~7.0 mmol/L;⑥总胆固醇为5.2~6.2 mmol/L和(或)三酰甘油升高(≥250 mg/dl,即2.75 mmol/L)。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且组间对象的年龄、性别、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饮食结构、运动情况、吸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象接受膳食与运动量化管理;对照组对象继续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

1.2.2 研究组管理方法

1.2.2.1 膳食量化管理方法 研究对象通过管理软件平台填写膳食日记,管理软件即可将每次膳食日记记录的食物量转换成能量摄入量;每周填写2次(周三、周日各一次),连续4周后,管理软件即可出具一份膳食营养分析报告,包括详细的膳食营养分析(膳食总能量、膳食能量来源、餐次结构、膳食结构等)和膳食指导。

1.2.2.2 运动量化管理方法 研究对象通过管理软件平台填写运动日记,并佩戴康动运动能耗监测仪(简称:康动仪),监测每天运动消耗的能量,每周上传一次运动监测数据到互联网。

1.2.3 对照组管理方法

通过社区宣传咨询义诊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门诊就诊和家庭访视等途径,普及健康知识,每年随访一次,监测血压、血糖、体重及高危行为改变情况。

1.2.4 资料收集

1.2.4.1 膳食、运动资料 研究组:研究对象通过管理软件平台填写膳食和运动日记,每周上传运动监测数据。管理员通过互联网后台,每周查看膳食和运动日记、运动监测数据,每月查看并导出膳食及运动分析报告(包括平均每日能耗、达标天数、累计活动时间、累计能耗、脂肪消耗最佳步频)。对照组:分别于研究起点及1年后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通过问卷评估形式收集膳食及运动资料。

1.2.4.2 体格检查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起点和1年后的2次体检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每次体检指标测定方法相同。体检数据由管理者统一录入管理软件。

1.2.5 效果评价

①饮食结构改善:管理前饮食结构不合理者管理后趋于合理。饮食结构改善率=管理后饮食结构改善的人数/研究组或对照组总人数×100%。②运动改善:管理前不运动或运动强度不够,管理后运动加强。运动改善率=管理后运动加强的人数/研究组或对照组总人数×100%。③BMI改善:管理前BMI≥24 kg/m2者在管理后BMI值下降。BMI改善率=管理后体重改善的人数/研究组或对照组总人数×100%。④腰围改善:管理前男性腰围≥90 cm,女性≥85 cm者管理后有所下降。腰围改善率=管理后腰围改善的人数/研究组或对照组总人数×100%。⑤血压改善:管理前血压为130~139/85~89 mm Hg者管理后有所下降。血压改善率=管理后血压改善的人数/研究组或对照组总人数×100%。⑥血糖改善:管理前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者管理后有所下降。血糖改善率=管理后血糖改善的人数/研究组或对照组总人数×100%。⑦血脂改善:管理前总胆固醇水平或三酰甘油水平管理后有所下降。血脂改善率=管理后血脂改善的人数/研究组或对照组总人数×100%。

1.3 统计分析

问卷及数据录入EpiDate3.02软件进行双录入核查,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1年后改善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饮食结构、运动情况、吸烟情况及其他体格检查指标等改善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尤其是饮食结构、运动、BMI、血脂四个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研究组健康管理前后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对象健康管理1年后,饮食结构、运动情况、吸烟情况及其他所有体格检查指标等改善人数均较管理前有所增多,尤其是饮食结构、运动、BMI、腰围、血脂5个方面,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3-4],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构成比从1973~1975年的58.2%上升至2004~2005年的82.4%。《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5]的调查报告指出,膳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体力活动是慢性病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对健康管理和社区一般管理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前者采用饮食、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及个体随访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后者按高危人群常规管理模式,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饮食结构、运动、BMI、血糖、血脂指标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饮食结构、运动情况及血脂,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用惠尔健康管理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管理,惠尔健康管理系统是通过收集并跟踪反映个人健康状况信息,提供健康信息清单、疾病风险评估报告、个人危险因素提示及个性化膳食处方、运动处方,进而对个人或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和干预,使得慢性病高危人群的饮食、运动量化干预落实到了实际生活中,生活方式得到明显优化。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是人体保持健康的重要基础,是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5-6]。

大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预防和控制[7-8]。应用饮食、运动干预管理模式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有效地遏制了慢性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研究对象罹患慢性病的概率[9]。借助健康管理平台,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干预,强化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的重要性,使研究对象健康生活,远离慢性病。今后,应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培训社区慢性病医师,在社区开展健康管理干预活动,有效降低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4):1-5.

[2] 王亚东,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A):40-41.

[3] 张楠楠,张虎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监测参数的选择[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1):1147.

[4] 王晋伟,陈京,胡永华,等.慢性病个性化健康服务在基因组时代的研究和应用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6):578.

[5] 冯霞.社区居民膳食结构调查与健康宣教方案[J].中国社区医师,2011,8(24):307-309.

[6] 刘本超,陈福林,杨舟,等.慢性病量化行为干预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6,9(9):1967-1968.

[7] 程旻娜,缪隼,李新建.上海市18岁以上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相关知识和卫生需求[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2):194.

[8] 李磊,郭晖,高立超.互联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2):133-135.

[9] 麦玉明,汤耀斌,韦志武.健康指导员及健康责任员对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12):150-152.

(收稿日期:2013-07-08 本文编辑:林利利)


推荐访问:慢性病 干预 人群 评估 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