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022-10-22 11:25:15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文章从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的成本会计综合实验的改革思路,并指出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09-02

我国各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均将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其他经济组织从事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初中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一般会计人员在参加工作5年左右才能胜任。为使学生适应现代大中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需要,毕业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缩短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岗位人员的培养时间,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有必要将“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作为成本会计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力争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使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就就业,就业就胜任[2]。

一、成本會计综合实验教学现状

(一)高质量的综合实验教材匮乏

目前,可供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学生使用的成本会计实验教材丰富多彩,但大多数是分项实验教材,高质量的综合实验教材实在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分项实验是成本会计教材课后练习题的再现,内容简单,与实际生产联系不够紧密,编撰相对容易。而综合实验涉及的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十分复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由于大多数的成本会计实验指导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而高校现有的以科研为导向的职称评定机制无法激励教师参与企业成本会计实践,因此广大教师无法为编写高水平的综合实验教材积累必要的经验和资料。

(二)实验过程仿真度低

多年的高校扩招导致专业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实验基地和实验设施供给不足。成本会计综合实验因涉及岗位工作内容复杂,对实验软硬件的要求比较高,而实验的软硬件条件不达标造成的实验过程仿真程度低,具体表现如下:(1)缺乏让学生熟悉实验企业生产过程的模拟沙盘。成本会计综合实验需要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即便不能在校外实验基地进行,也必须在校内实验场所配备成本会计教学用的企业模型沙盘,让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了解其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的名称以及物料的流向、主要生产车间名称、辅助生产车间名称等。(2)实验场所计算机配备不足。即便采用手工实验方式,实验场所也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安装Microsoft Excel软件的计算机。因为成本数据计算多为重复性劳动,并且涉及大量公式,许多公式是企业根据其生产特点自行定义的,外购的通用财务软件无法满足企业的成本数据计算需要。这就要求实验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用于成本数据计算。(3)实验过程中缺乏业务部门的支撑。大多数高校安排的成本会计综合实验缺乏营销、采购部门等相关的业务部门的支撑,有时仅有语言提示业务发生而无实际单据支撑业务,学生无法了解实验原始单据的传递路径,亦无法全面了解经济事项,学生缺乏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三)学生实验态度敷衍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成本会计综合实验只选用一套实验案例,无论是否分组实验,总有部分学生因实验态度敷衍而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扩招后由于教师相对较少,实验教师极有可能无法发现并制止这种作弊行为,进而造成实验成绩评定失真,而且还会助长消极学风在班级蔓延。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毕业生学业质量影响到学校的口碑。

二、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为实现学生培养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我们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首先,从实验内容入手提出提升实验教材质量的想法;其次,梳理实验过程,提出在实验前进行岗位分工、在实验中严格遵循业务处理流程、在实验后进行综合考核这些措

施,力保实现实验全程仿真;最后,创新实验考核方式,提出学生级评价与教师级评价相结合的二级评价机制。

(一)提升实验教材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革的着眼点就是实验内容,即通过编撰高质量的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教材,

真实再现企业成本核算涉及的全部业务流程和凭证传递轨迹,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触企业真实成本核算流程的平台。企业的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还有与上述三种基本方法结合运用的分类法、定额法等辅助产品成本计算方法[3]。实验教材中模拟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必须具有品种多样性,以便为各种产品设计的生产工艺和成本管理要求能分别满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不同适用条件,从而实现通过一次综合实验掌握所有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验初衷。

(二)实现实验教学全程仿真

为实现“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通过梳理实验全过程,力求保证成本会计综合实验全程仿真。即按照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分工原则、考核原则,成本会计综合实验采用分组实验方式,在组内实现岗位分工、岗位考核,并且实验过程中使用统一的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簿和明细账簿。实验准备阶段对班级学生随机分组,7—8人为一组,由组内学生经过内部协商分别负责出纳、材料核算、职工薪酬核算、其他费用核算、成本核算、往来核算、凭证审核和成本报表等会计岗位的工作。其中,成本核算岗可以一岗多人,其余岗位则在遵循业务不兼容的原则下可以一人多岗。实验过程中,各组学生严格按照业务处理流程、遵循会计凭证的传递轨迹进行工作。遇到不能确定的业务,可以先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再求助于互联网和指导教师。实验结束前,小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本职岗位工作内容报告,互相交流实验经验和心得体会,方便各岗位成员熟悉其他岗位的工作程序。通过相互学习,可以取长补短。该报告会类似企业财务部定期举行的工作交流会。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账簿以及成本报表,各小组成员提交个人实验报告和组内其他成员实验评价表,由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总结和成绩评定。实验总结和成绩评定程序类似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定期进行的岗位考核。

(三)采用實验二级评价机制

为实现“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切实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有必要改革实验评价机制。实验评价采用学生级评价与教师级评价相结合的二级评价机制,二级评价的得分权重由实验指导教师组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由于成本会计综合实验为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内有协作、有讨论,在实验结束前,每人还要做工作报告,因此小组成员均对其他组员的实验表现有发言权。每位组员对其他组员的实验自主性、参与度、正确性等指标进行“背靠背”评分,并将其作为学生级评价结果。对于不参与实验或抄袭实验结果的行为直接记零分。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小组报告情况、实验结果准确性、实验报告质量等进行评分,并将其作为教师级评价结果。最终的实验成绩为学生级评价和教师级评价加权后的均值。

三、成本会计实验教改的保障措施

(一)学校提供政策支持

为了编撰高质量的实验教材,培养实验指导教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学校有必要给予政策性支持。这就要求学校人事部和教务部相互协调制订出实验教师脱岗实践年度计划,每年或每学期不再安排2—3名教师的校内教学任务,而组织其到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中进行脱岗实践。参与脱岗实践的教师在进行年度考核时,可以按脱岗实践时间计算科研工作量,并最终将其折算为科研绩点纳入考核范围。学校的政策支持,为成功推进“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的实验教改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会计是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所以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验课程,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都不要立刻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循序善诱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在成本会计综合实验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借助百度、谷歌等强大的搜索引擎,自行尝试去伪存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实验指导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掌控讨论节奏、评价讨论结果等。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零距离”对接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更好地应对不断创新的会计理论对具体业务处理方法的冲击。

(三)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实验教师作为园丁,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的肯定和赞赏能够在学生心底播下自信的种子。成本会计综合实验,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验前,教师要认真解释实验教学目标,并预先指出实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让学生明白实验过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是极其正常的,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在实验总结时,教师对学生的细微进步,都要大加赞许。“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自信,不但可以促使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自信心强的学生,可以“零距离”对接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因为他们善于沟通,勇于克服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赵顺娣.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会计之友:中

旬刊,2008,(8).

[2]赵莉,杨西平.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15,(18).

[3]张维宾.成本会计(新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166-167.


推荐访问:成本会计 教学改革 初探 实验 综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