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的一个新视角:耗散结构效应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的一个新视角:耗散结构效应

2022-10-19 19:00:3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一种理论。借鉴耗散结构原理,通过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效应,使社会管理从无序过渡到有序,有效规避社会风险,对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政府管理;耗散结构;社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408(2008)01-0059-02

社会风险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复杂的综合社会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将为我们研究促进社会稳定、强化社会风险管理与防范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系统论范畴的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mcture)是指处在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在外界能量流或物质流的维持下,通过自组织效应形成的一种新的有序结构。“耗散”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消散,在这里强调系统与外界能量和物质交流的特性。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在非平衡系统中与外界有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情况下,系统内各要素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时才可能产生自组织有序态,为了强调该结构的形成和维持需要消耗外界的物质、能量等。普利高津将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是现代科学用来研究复杂系统状态变化的一种理论。它是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针对非平衡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系统科学中,通常用有序、无序来描述客观事物的运行状态或具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的状态。所谓有序是指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或转化;无序是指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混乱、无规则的组合,且在运动转化上的无规律性。无论自然界还是社会都存在两种有序现象:一种是静态有序。其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平衡结构:一类是非平衡的有序或动态有序,所形成的结构称为非平衡结构。平衡结构是微观上每个子系统在不停地变化运动,这种运动构成了系统宏观上的稳定。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处于动态有序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处于开放状态。第二,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第二,系统内各要素非线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四。系统各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涨落影响整个系统。这四个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把耗散结构概括为:在非平衡条件下产生的依靠物质、能量、信息不断输入和输出来维持其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序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在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时,一且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空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简单说就是“在一个线性系统里。两个不同因素的组合作用只是每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但在非线性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因素能导致用它的幅值无法衡量的戏剧性结果。……这就意味着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事实上,耗散结构是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时稳定下来的巨涨落,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二、耗散结构理论对社会风险管理启示

耗散结构理论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复杂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有序的条件。它在解释和分析自然科学中的流体、激光器、电子回路、化学反应、生命体等复杂系统中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在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一些新的复杂的社会现象,诸如生态系统中的人口分布、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市发展、企业管理等。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化社会风险管理,完善社会风险管理系统,有效规避社会风险,都可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建立非平衡动态有序结构,由此推动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协调向前发展的过程。社会风险管理需要保持非平衡动态有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社会建设面临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较多,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与和谐。这就需要政府在社会不断变化运动中保持宏观稳定。

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形成耗散结构的一切充分必要条件。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形成与维持至少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风险管理系统本身就是开放系统。当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而孤立生存,因此,社会风险管理不是孤立的和封闭的系统,一个孤立的和封闭的系统不可能产生耗散结构;二是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急需解决,社会始终处在动态不平衡的有序发展过程中,而在平衡区或近平衡区都不可能从一种有序走向另一更高级的有序;三是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具有非线性特性。社会风险管理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如政策与决策机制等,正是这种政策与决策机制所产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动作和相干效应,从而使得社会风险管理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内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结构使得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非线性关系。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这些相互作用和反馈通常是非线性的,即不是简单叠加。四是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的涨落作用。推动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在分叉点上进行选择。完成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事实上,耗散结构是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时稳定下来的巨涨落,通过涨落达到有序。从社会结构本身来看,“控制论采取这样的观点:机器或有机体的结构就是据之可以看来其演绎的索引。”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完全可以通过远离平衡状态时稳定下来的巨涨落发生突变,通过系统内非线性机制来形成和维持与平衡结构完全不同的社会和谐有序结构。这就是耗散结构理论用于社会风险管理的精髓之所在。

三、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提升政府社会风险管理水平

社会风险管理系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组成的有机体。由于系统组成要素——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子系统均有各自演变规律。还有其它因素的制约,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这个关系即构成了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结构,并决定着系统运行机制和演变规律。

社会风险管理的高度有序要求在一个巨复杂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子系统都能够保持一定的秩序,而且在组合上的和谐、适度和动态平衡协调,使政治子系统坚持社会制度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子系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又好又快稳定发展;生态子系统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实现生态文明;文化子系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思想意

识上的统一,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提升社会风险管理水平,要求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持社会风险管理系统良好的开放性。开放是社会风险管理系统有序化的前提。良好的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必然是一个有序、开放的自组织系统,通过对外界开放。增强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为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世界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逐步取得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优势。后发崛起。后来居上。

二是保持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非平衡态。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非平衡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序之源。远离平衡态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非平衡的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系统各个部分的发展区分先后等,才能形成有序结构和动态特征,才能使功能更加完善。而平衡态下的社会,其内部惰性强、竞争性弱。这种表面上的平衡,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逐步减小贫富差距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东部、中部、西部各自具有的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各自的效率。决不能以减小贫富差距为由搞平均主义。

三是培育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非线性自组织系统,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自组织功能。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应培育成为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自组织系统。相反,如果只具有线性作用,那么各系统要素问的作用只能是线性叠加,很难达到新的有序,产生巨大的良性社会风险管理效果。因此,社会风险管理要使社会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并使系统重新稳定到新的平衡状态,就必须通过社会风险管理内部构成要素间非线性、立体网络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通过政府制定一项或一部社会政策或法律就能产生巨大的良性社会风险管理效果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这样才可能使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具有自我放大机制,重新组织自己,形成功能更加完善的耗散有序结构,进而提升政府社会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是把社会风险管理系统中各要素的涨落引向有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把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引向有序。社会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各要素时刻处于涨落或起伏的动态变化变化中,从而启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发生质的变化。跃迁到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形成耗散结构。因此,涨落是一种启动力,既可以导致社会有序发展,但也可能将社会带人新的混乱状态。涨落强调系统中的微小变化带来大的结果性偏差。为把社会风险管理系统中各要素的涨落引向有序,政府必须具备把握全局的能力,敏锐的观察洞察能力。善于把握形势,审时度势,通过制定法律、调整政策、优化决策、调配资源,化解矛盾,使整个社会在由此引发的非线性相关作用下向着有利于形成功能更加完善的有序结构方向演化发展。不断完善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责任编辑 秦玉珍


推荐访问:耗散 风险管理 效应 强化 结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