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书-浙江水利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度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浙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书-浙江水利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度

2022-05-13 08:1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书-浙江水利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度,供大家参考。

浙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书-浙江水利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度

序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要素资源。在我省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全省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支撑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全省八大水系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及城镇供水水源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在此基础上,2003年7月开始组织编制《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下称《规划》),并通过了省咨询委组织的专家论证。《规划》按照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根据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市城市总体规划等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在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任务,统筹考虑保护与利用、开源与节流、水质与水量、近期与远期、流域与区域的关系;通过对全省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的调查评价,科学规划全省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确定全省水资源保护与配置的总体格局,提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规划》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内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县的大力支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省水文局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计算、分析和论证工作,省经济建设规划院、浙江大学、省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为《规划》的成果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1 概况

1.1 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118°01′~123°10′和北纬27°02′~31°31′之间,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毗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全省土地总面积10.38万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省海域辽阔,岛屿星罗棋布。海岸线总长6486km,居全国首位。

1.1.2 地形地貌

浙江省地形地貌复杂,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山地的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中部以丘陵为主,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陵山地之间;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全省大致可分为浙江北部平原、浙江西部中山丘陵、浙江南部丘陵、浙江中部金衢盆地、浙江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1.1.3 气候

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全年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空气湿润,是浙江省高温、强光照季节。浙江省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

浙江省地处东亚副热带季风区,雨量丰沛,雨日为140~170天。一年之中,3月~7月初的春雨和梅雨降水量最为丰富,全年7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这段时间,梅雨期是浙江省主要雨季。7月~8月为盛夏,干旱少雨,唯沿海偶有台风带来降水;入秋后,9月份有一短暂秋雨期;10月至翌年2月降水最少,多以晴冷天气为主。5~10月浙江省为台风影响

2

期,台风影响或者登陆时,常产生大暴雨,如遇冷空气入侵,则加大暴雨,酿成洪涝灾害。冬季浙江省盛吹偏北风,在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下,冷而干燥,以晴冷为主,冷空气以爆发形式南下,强度大者称寒潮,寒潮冷锋常形成浙江省雨雹天气。

1.1.4 河流湖泊

浙江省河流众多,自北至南有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八大水系。上述河流除苕溪注入太湖、京杭运河沟通杭嘉湖平原水网外,其余均为独流入海河流;此外,尚有众多独流入海小河流,另有部分浙、闽、赣边界河流;在杭嘉湖和萧绍宁、温黄、温瑞等主要滨海平原,地势平坦,河港交叉,形成平原河网。浙北和滨海地区为河湖和浅海沉积形成的平原,区域内河湖相连,水网密布,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钱塘江,为浙江省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68km(从安徽休宁县六股尖北坡至宁波市镇海区外游山与上海市南汇芦潮港连线),流域面积55558km2,其中浙江省境内面积48080km2。苕溪,属长江水系太湖流域,是浙江省主要河流中唯一不在该省入海的河流,河长158km(以东苕溪河源算起、至太湖入口),流域面积4576km2。运河,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浙江省境内河网总长度24600km,境内流域面积6481km2。甬江,干流长133km,流域面积4518km2。椒江,干流长209km,流域面积6603km2,其主流为灵江。瓯江,干流长384km,流域面积18100km2。飞云江,干流长193km,流域面积3719km2。鳌江,干流长81km,流域面积1530km2。

浙江省各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干、支河流(不包括平原河道)有2441条。按流域面积分类,流域面积在10000km2以上的河流有4条(钱塘江、兰江、瓯江、新安江),1000~10000km2的有21条,100~1000km2的有213条,10~100km2的有2203条。

浙江省湖泊主要分布在浙北杭嘉湖平原和浙东萧绍宁平原。这些地

3

区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稠密的湖泊群。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自然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许多湖泊已经湮废,有的经历代修筑、改造,已成为人工湖泊,有的因开凿河渠,成为河流的一部分,已失去湖泊形态及其水文特征。到目前为止全省尚存面积在1km2以上的湖泊仅32个,其中杭嘉湖平原19个,总水面面积33.55km2,总容积8686万m3;萧绍宁平原12个,总水面面积39.67km2,总容积9536万m3;浦阳江湖畈1个,水面面积5.14km2,容积770万m3。

1.2 社会经济概况

1.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浙江省行政区划分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温州、台州、丽水、金华、衢州、舟山等11个地级市,下辖30个市辖区、58个县及县级市,省会杭州市。

2002年全省总人口4536万人(户籍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3.79‰,其中农业人口3439万人,占总人口的75.8%,非农业人口1097万人,占24.2%。人口密度446人/km2。

1.2.2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77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94亿元、第二产业3982亿元和第三产业3120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8.9%、51.1%和4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40元。

1.2.3 农业经济概况

2002年底,根据统计年鉴,全省耕地总面积为239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53亩。200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942万吨。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大麦、蕃薯和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豆类、棉花、油料、蚕桑、茶叶、络麻、柑桔等。200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02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4

1.2.4 工业经济概况

2002年,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1896个,完成总产值9779亿元,其中国有经济完成产值518亿元,占5.30%;集体经济完成产值638亿元,占6.53%;其他经济完成产值8623亿元,占88.17%。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如电子通讯、纺织服装、皮革制造、食品制造、医药制造、电气机械、普通机械和化学工业等。

5

2 规划目标与标准

2.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发保护并重,开源节流并举,不断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水防污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可靠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人水和谐、可持续利用原则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减少或消除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为,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坚持水资源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原则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要统筹考虑防洪排涝和水资源供给、不同流域、区域和城乡水资源开发的阶段性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水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统筹发展。

3.坚持水资源统筹调度,优化配置原则

6

以人为本,保障生活用水为先。为城乡居民提供合格水质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水量,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上下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协调区域内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工业和农业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常规水源与非常规水源等多种水源,对需水要求与供水可能进行合理安排。实行分级分质供水,优先保证水质要求较高的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及重要工业用水,统筹一般工业、农业灌溉、环境用水和其他各项用水。建立高效的资源配置网络,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4.坚持治污为本、节水为先、开源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对水环境保护,遏制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建立水质监测、超标预警、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排污缴费等水环境保护制度,提高污水处理率。鼓励各用水户通过挖潜降低原水消耗,推行梯级水价,实行分质供水。在治污、节水的前提下,根据发展需要,适度建设蓄水和引调水工程,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5.坚持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原则

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倾斜力度,提升水资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水资源管理、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精干高效的水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水行政管理法制化。培育并建立起符合浙江实际的水市场体系,探索利用市场来配置水资源的办法和水利补偿机制,用水权水市场来促进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资金多元化。要坚持科学治水,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要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

2.2 总体目标

7


推荐访问: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度 浙江 总体规划 开发利用 浙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书-浙江水利 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