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10篇
位置: 首页 >观后感 > 文章内容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10篇

2022-02-16 01:11:20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10篇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1

今与朋友聚餐,交流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探讨了一番,之后,我花了6个小时通过网上的视频、文字及书籍做了下大概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心情一直是非常的沉重.....

由于美帝介入出兵朝鲜,新中国在伟人的指导下,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开始。因为刚刚建国一年,百废待兴,当时的新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一流强国们,能有勇气出兵一战,可谓魄力十足!但是,现状是非常的凄惨,我军装备非常差,没有自己的空军,坦克等先进武器,甚至重武器都比较少,基本都轻武器,并且很多时候子弹都得节省用,物资极度匮乏,连保暖的衣服、充饥的食物都满足不了,导致很多士兵活活冻死......但就是这样的军队战胜了美帝联合军,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完全靠的是志愿军的不牺牲精神,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战争是惨烈的,它的残酷法则是将一切手段合法化,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轰炸下,坚持了下来,以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来弥补差距,也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像黄继光用身体堵枪口,这不是单个事迹,而是很多!拉锯战时,基本上是敌人白天通过装备优势占领的阵地,志愿军晚上又夺回来。有个印象最深,在寒冷的冬天,路面上是积雪,脚踩在雪上会发出咔嚓声,志愿军为了减少声音防止被敌人提前察觉,竟然赤脚前进!抗美援朝三年中,战况激烈的战斗很多,如砥平里之战、上甘岭战役等每一场战役都是绞肉机,志愿军被轰炸的血肉横飞,损失惨重。之后,苏联援助了空军及喀秋莎火炮等装备,加上领导人的英明指挥及志愿军的英勇拼搏,终于于53年7月27日,迫使联合军达成停火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重新回忆起,志愿军真是神一样的存在,想到他们在那条件、那环境、那状况下,却依然不畏惧、不动摇 ,已经超乎了认知!此刻,沉痛的心情夹杂着莫名的心酸,若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向逝去的英雄,致敬!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2

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背影,一套套浸满鲜血的军衣,一腔腔热血洒遍长津湖,一把把血染过的的步枪换来的是国泰民安的家园。一部《长津湖之水门桥》,打动了我的爱国情怀,教会了我不屈的精神,更让我学到了坚强的品质。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线,讲述了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等英勇对敌以及雷公英勇牺牲的故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雷公牺牲的那一刻。

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些最可爱的人,和他们不朽的军魂。“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永记战士们的奋勇、顽强!感谢祖国,感谢共产党,感谢战士们,感谢《长津湖之水门桥》。

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寒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迎来春天!向英雄致敬,愿逝者安息!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激昂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__年前被不断唱响,鼓舞着千万志愿军将士奔赴朝鲜战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手稿是我们藏品中最宝贵的文物之一。”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告诉记者,许多人不知道,它的词作者其实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这首战歌原本是一首出征诗。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入朝作战的前一晚,趴在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这首诗,之后在战士中广为流传。1950年11月,曲作者周巍峙读过这首诗后,被它的豪迈气概所感动,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谱曲。最初,歌名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来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__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中朝边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对比下,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的最后胜利。今天,我们仍然能从一件件文物中读出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的沙土

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厅中,摆放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混杂着弹壳的沙土。

据张校瑛介绍,上甘岭战役持续时间之长、战况之惨烈,使得在地上随手一抓,都能找到十数枚弹壳和炮弹残片。凯旋的志愿军战士带回战场上的沙土,用来纪念这场可歌可泣的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第15军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提到,危急时刻拉响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9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曾志宙回忆,在上甘岭的阵地争夺中,敌军炮弹倾泻下来,他的耳膜被震破,如今只有右耳能听见一丝声响。“只记得炮弹满天飞,杀敌声不断,持续了几天几夜,地上一片焦土。战士们高喊‘冲啊’,击退了敌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一抔沙土饱含着“钢少气多”的革命志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齐德学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宣示了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的精神和气魄,中国的国威、军威得以在全世界树立。“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寻求和总结出了制胜之道,那就是从精神上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能被敌人的气势所压倒。”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4

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背影,一套套浸满鲜血的军衣,一腔腔热血洒遍长津湖,一把把血染过的的步枪换来的是国泰民安的家园。一部《长津湖之水门桥》,打动了我的爱国情怀,教会了我不屈的精神,更让我学到了坚强的品质。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线,讲述了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等英勇对敌以及雷公英勇牺牲的故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雷公牺牲的那一刻。

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些最可爱的人,和他们不朽的军魂。“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永记战士们的奋勇、顽强!感谢祖国,感谢共产党,感谢战士们,感谢《长津湖之水门桥》。

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寒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迎来春天!向英雄致敬,愿逝者安息!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5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时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我们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6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电影中的战争场面相当的恢宏阔大,残酷逼真,枪林弹雨中仿佛一架架飞机就正从我头顶掠过,一颗颗手榴弹向我穿透过来,身临其境般不由得跟着揪心紧张起来。我同时由衷地感受到现在生活得来不易,“这场仗我们不打,就会由我们的下一辈来打”,让人泪目。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宏大战争场面。让我不禁感慨:伍万里的被迫成长史就是一场战争的残酷史。如果不是当时的志愿军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为我们创造出和平的发展条件,可能我们就要面对被迫的残酷成长!致敬志愿军。这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段历史,更是一场致敬。只要我们记得,他们便会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血肉为我们拼下来的,我们觉得新时代离战争很遥远,是因为在边境,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守卫国家,所以要更加珍惜当下。那时的他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受战争生活,不顾安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现在的新一辈,同样用生命保护人民安全,保护国土不容侵犯,向最可爱,最英勇的人致敬,谢谢你们。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7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电影中的战争场面相当的恢宏阔大,残酷逼真,枪林弹雨中仿佛一架架飞机就正从我头顶掠过,一颗颗手榴弹向我穿透过来,身临其境般不由得跟着揪心紧张起来。我同时由衷地感受到现在生活得来不易,“这场仗我们不打,就会由我们的下一辈来打”,让人泪目。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宏大战争场面。让我不禁感慨:伍万里的被迫成长史就是一场战争的残酷史。如果不是当时的志愿军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为我们创造出和平的发展条件,可能我们就要面对被迫的残酷成长!致敬志愿军。这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段历史,更是一场致敬。只要我们记得,他们便会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血肉为我们拼下来的,我们觉得新时代离战争很遥远,是因为在边境,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守卫国家,所以要更加珍惜当下。那时的他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受战争生活,不顾安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现在的新一辈,同样用生命保护人民安全,保护国土不容侵犯,向最可爱,最英勇的人致敬,谢谢你们。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8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时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我们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9

今与朋友聚餐,交流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探讨了一番,之后,我花了6个小时通过网上的视频、文字及书籍做了下大概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心情一直是非常的沉重.....

由于美帝介入出兵朝鲜,新中国在伟人的指导下,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开始。因为刚刚建国一年,百废待兴,当时的新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一流强国们,能有勇气出兵一战,可谓魄力十足!但是,现状是非常的凄惨,我军装备非常差,没有自己的空军,坦克等先进武器,甚至重武器都比较少,基本都轻武器,并且很多时候子弹都得节省用,物资极度匮乏,连保暖的衣服、充饥的食物都满足不了,导致很多士兵活活冻死......但就是这样的军队战胜了美帝联合军,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完全靠的是志愿军的不牺牲精神,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战争是惨烈的,它的残酷法则是将一切手段合法化,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轰炸下,坚持了下来,以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来弥补差距,也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像黄继光用身体堵枪口,这不是单个事迹,而是很多!拉锯战时,基本上是敌人白天通过装备优势占领的阵地,志愿军晚上又夺回来。有个印象最深,在寒冷的冬天,路面上是积雪,脚踩在雪上会发出咔嚓声,志愿军为了减少声音防止被敌人提前察觉,竟然赤脚前进!抗美援朝三年中,战况激烈的战斗很多,如砥平里之战、上甘岭战役等每一场战役都是绞肉机,志愿军被轰炸的血肉横飞,损失惨重。之后,苏联援助了空军及喀秋莎火炮等装备,加上领导人的英明指挥及志愿军的英勇拼搏,终于于53年7月27日,迫使联合军达成停火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重新回忆起,志愿军真是神一样的存在,想到他们在那条件、那环境、那状况下,却依然不畏惧、不动摇 ,已经超乎了认知!此刻,沉痛的心情夹杂着莫名的心酸,若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向逝去的英雄,致敬!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篇1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激昂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__年前被不断唱响,鼓舞着千万志愿军将士奔赴朝鲜战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手稿是我们藏品中最宝贵的文物之一。”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告诉记者,许多人不知道,它的词作者其实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这首战歌原本是一首出征诗。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入朝作战的前一晚,趴在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这首诗,之后在战士中广为流传。1950年11月,曲作者周巍峙读过这首诗后,被它的豪迈气概所感动,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谱曲。最初,歌名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来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__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中朝边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对比下,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的最后胜利。今天,我们仍然能从一件件文物中读出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的沙土

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厅中,摆放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混杂着弹壳的沙土。

据张校瑛介绍,上甘岭战役持续时间之长、战况之惨烈,使得在地上随手一抓,都能找到十数枚弹壳和炮弹残片。凯旋的志愿军战士带回战场上的沙土,用来纪念这场可歌可泣的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第15军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提到,危急时刻拉响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9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曾志宙回忆,在上甘岭的阵地争夺中,敌军炮弹倾泻下来,他的耳膜被震破,如今只有右耳能听见一丝声响。“只记得炮弹满天飞,杀敌声不断,持续了几天几夜,地上一片焦土。战士们高喊‘冲啊’,击退了敌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一抔沙土饱含着“钢少气多”的革命志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齐德学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宣示了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的精神和气魄,中国的国威、军威得以在全世界树立。“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寻求和总结出了制胜之道,那就是从精神上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能被敌人的气势所压倒。”


推荐访问:水门 观后感 春节 电影长津湖战役观后感

猜你喜欢